

随着中国全面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与子女的家庭居住模式和孝道文化有了较大的时代变迁,使老年人的精神关爱问题凸显,社会融合与参与不足已成为制约“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的重要因素,如何增进老年人的健康和社会参与,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一老一少”代际融合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焦点,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节点在教育。
近期,为提高学院老年教育的办学质量和社会效益,最大限度发挥老幼双方的教育优势与教育资源,助推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舟山开放大学老年教育学院立足大教育、大民生,兼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依托学院日??璧氖榉ɑ婊纬碳把靶蜕缤诺扔判憷夏曛驹阜裢哦?,与周边红茅山、绿岛等社区合作,共同开展老年大学教育资源进社区的“一老一少 代际共学”学习活动?;疃诩?,老年学员现场演绎并展示了老年绘画与书法学员的优秀作品。老人们向儿童细心的解释着中国传统绘画中意向以及传统书法与绘画的技巧?;疃殖?,儿童在老人的悉心教育指导下,与老人共同执笔,共同绘制下对于美好未来的期许。同时,儿童也为老人们带来了剪纸的表演,普通的彩纸经过折叠、剪裁,在孩子们稚嫩的手中变化出各式新奇可爱的样子,给课堂带来了些许童趣。老人们欣赏着儿童们的剪纸作品的同时,也在社区内张贴起了儿童们的剪纸作品作为装饰。活动最后,悬挂的老人们的书画作品与儿童们的剪纸作品相映成趣,共同构建出的“一老一少”共同参与,共同学习的和谐氛围。
“一老一少 代际共学” 共融发展是高质量老年教育最大限度回应时代召唤的境界追寻,值得学院下阶段深入研究并付诸实践,多路径的将学院打造成为代际有效互动的重要平台,为教育的由“小”及“老”、惠及“全民”,做出基层贡献,形成舟山开大工作示范。一是继续以项目化的方式系统开展代际学习研究,在“一老一少 代际共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老年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形成浓厚的家、校、社协同氛围,走上高品质共融发展道路;二是探索创建隔代共学互学的活动模式,将学院教师、外聘教师、老年大学的学员作为共育共学、共建共治的主体之一,推动“一老一小”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三是紧扣“一老”“一小”的社会焦点问题,挖掘开发并实施多代共学课程,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隔代共学互学活动,形成尊老爱幼的校园文化。(撰稿:老年教育学院)